外部审核:
一、审核方:
1、制定审核计划,确定时间、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2、公布和发放审核计划。
3、首次会议。
4、审核的实施。
5、末次会议。
6、整理审核报告。
7、不合格项整改的跟进。
8、发放或停用证书。
二、被审方:
1、接到审核计划,准备审核所需相关资料(注意要有上次审核的记录,管理评审的记录,内审的记录)。
2、确定陪审人员,可组织培训,要求掌握陪审应注意的问题。
3、接待审核员。
4、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首次会议。
5、陪审。
6、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末次会议。
7、针对不合格项整改,并保留记录。
8、提交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9、向审核方支付相关费用。内部审核:如外部审核审核方的流程
外部审核:
一、审核方:
1、制定审核计划,确定时间、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2、公布和发放审核计划。
3、首次会议。
4、审核的实施。
5、末次会议。
6、整理审核报告。
7、不合格项整改的跟进。
8、发放或停用证书。
二、被审方:
1、接到审核计划,准备审核所需相关资料(注意要有上次审核的记录,管理评审的记录,内审的记录)。
2、确定陪审人员,可组织培训,要求掌握陪审应注意的问题。
3、接待审核员。
4、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首次会议。
5、陪审。
6、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末次会议。
7、针对不合格项整改,并保留记录。
8、提交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9、向审核方支付相关费用。内部审核: 如外部审核审核方的流程。
审核准备活动包括:审阅质量体系文件,选择审核员;审核组长负责编写审核计划;就审核计划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代表沟通确认;审核计划的发放;审核组才成员还要编写审核计划。最后是召开首次会议。
外部审核: 一、审核方:
1、制定审核计划,确定时间、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2、公布和发放审核计划。
3、首次会议。
4、审核的实施。
5、末次会议。
6、整理审核报告。
7、不合格项整改的跟进。
8、发放或停用证书。
二、被审方:
1、接到审核计划,准备审核所需相关资料(注意要有上次审核的记录,管理评审的记录,内审的记录)。
2、确定陪审人员,可组织培训,要求掌握陪审应注意的问题。
3、接待审核员。
4、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首次会议。
5、陪审。
6、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末次会议。
7、针对不合格项整改,并保留记录。
8、提交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9、向审核方支付相关费用。内部审核: 如外部审核审核方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