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方言影响,福建民间普遍在小孩大名的最后一个字前面加一个“阿”,或者后面加一个“儿”,组成一个乳名,比如“阿明”、“辉儿”等。
这些个乳名有时候从小叫到大,难以改口,从而让大名鲜为人知。而且一般初认识的不熟的人不会加啊,如果认识比较久,或则关系比较好就会很喜欢用➕啊来表示喜欢或则尊称。
加啊是比较亲切和比较熟悉的人。这是我的理解。
主要是平常的说话习惯,感觉加个啊,啦更亲切。
因为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原因,导致他们习惯性的加这个啊!类似口头禅。没什么大不了的。
啊烧闽南语音是啊嫂,还有一个是专指讲福建莆仙话的人。闽南语人对亲近的人称呼都在前面加啊或安如:阿公和安公(指爷爷),啊姆和安姆(指母亲)。至于讲莆仙话的人是因讲话发音同闽南语不同,也互不相通,莆田仙游又与讲闽南语区交界,人员往来多,因此闽南语区人就根据莆仙话音而取的外号,传开后闽南语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