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这是从企业外部进行的了解,因为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行业环境独立存在。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如: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or公允价值模式(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
(5)了解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①了解内部财务业绩的考核:绩效考核、竞争分析等;②了解外部机构的衡量和评价:IPO上市、增发新股、银行借款等。
(6)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2.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应对重大错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