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
2、符合城市的道路交通条件,有利于人群的集聚和疏散,避免或减轻对公共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处理客流、车流和货流的平行和垂直组织,有条件的街区可以和城市交通枢纽有机结合或设立公共交通站点。邻近道路能负担车流、停车条件时,应设为步行街。对周边人居环境的影响有避免或减轻措施。
3、在街区空间布局、业态定位、文化特色、生态景观和配套设施等方面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经营定位,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二)基础设施1、具有与经营规模适应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休息椅凳、公用洗手间等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合理,无障碍设施完备。消费环境舒适,生态环境良好。
2、街区出入口、主要节点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系统,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多种语言标注,广播、问询系统清晰、明确。
3、街区道路地面坚固、平整、清洁、防滑,符合建设海绵城市对道路的相关要求,排水设施完善,能有效控制路面雨水径流。采用绿色低碳节能的照明设施设备,夜景灯光应符合街景规划。
4、建有符合街区特色的生态景观区域,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
5、具有达标的消防、卫生、排烟、排污、排水、交通等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商业、卫生、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规定。
6、有独立的互联网网站,内容全面、更新及时。街区现场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