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近期出台了新的警察政审规定,主要内容如下:1. 加强政治考核。
政审将政治考核作为首要标准,强调警察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凡是政治立场不稳定的将不通过政审。
2. 重视品行考核。品德陶冶作为政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警察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品行差的警察不会通过政审。
3. 注重能力考核。加大对警察专业化培训和业务技能的考核,要求警察达到相关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和技能。业务能力差的警察难以通过政审。
4. 严格生活作风考核。加强对警察生活作风、财产来源和个人消费的监督管理。生活作风差、经济收入来源不明的警察通常不能通过政审。
5. 优化政审程序。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政审规定,规范政审工作程序,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同时,允许警察申诉,对政审结果不服的可以进行申诉和复议。
6. 强化政审责任。各级公安机关要落实政审主体责任,强化政审监督检查。对政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严肃问责。
7. 提高政审科学性。运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和其他技术手段,加强对警察的全面考核,提高政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1.
必须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3.身体健康,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4.不得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不得是曾被开除公职的。
根据最新的警察政审规定,政审范围包括政治立场、个人品德、家庭背景、工作业绩、社会关系等方面,要求警察人员必须具备清正廉洁、无违法犯罪记录、无涉恶迹象,同时也要对警察人员的家属进行了解调查。这项规定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得到更好的保障,最终实现公安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警察人员,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民服务,随时维护社会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