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人挌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完善感与绝望期的冲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中国用几千年的智慧沉淀证明了3-7岁正是一个人性格定型、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个时期父母的作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有的家长以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健康,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任由孩子在生活中自己摸索,快乐自由的童年更能解放孩子的天性。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有个很关键的前提是孩子一定要生活在一个比较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否则一味地放任自流,孩子只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过度的干涉或者是参与,但是一定要做一个旁观者,时刻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