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身份标准

2024-09-01 11:40:24
执法人员身份标准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要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必须要有相关的执法证件,而申请行政执法证需要具备:

在职在编且在行政执法岗位工作;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参加所在单位组织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因此,有人就认为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必须是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办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

首先,行政执法虽然要求执法者要在行政执法岗位上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执法岗位都是公务员岗位。一般来说,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行政执法单位,诸如公安局、交警队等单位,其执法人员基本上都是公务员身份,这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例如城管局等单位,虽然是行政执法单位,但是其内部人员的编制是比较复杂的,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当然,也会有临聘人员,而在这其中,有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就是有执法资格的,而且会参与上街执法,因此,具有执法资格的并不都是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其次,既然不是公务员或者参公身份,那这种以事业单位身份执法的情况怎样理解呢?一般来说,在最初确定执法主体的时候,确实都是公务员执法,比如最开始的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的问题会出现,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但是行政编制的数量是有限,因此就出现了事业编制执法的情况,而且越到基层,这种情况越是突出,比如常见的农业综合执法队,城管大队等等。

而各地为了规范整个执法程序,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最常见的就是由省级执法证管理部门主导,组织所有具有执法资格的部门进行执法考试,让其中的一部分人员通过考试,取得执法资格,这种考试大多是面向事业性质执法支队的在编人员,通过考试且合格之后就会给其发放执法证,而且这种执法证的时效基本上就是两年一换,拥有执法证的人员可以在执法证的执法区域内进行执法。

最后,虽然事业编制人员考取了执法证可以进行执法,但这种执法证的局限性很大。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执法证是没有地域限制的,这个基本上从公法检的执法证就可以印证,其执法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通行的,而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的执法证限制很多,最突出的限制就是地域限制,一般来说,省级事业单位的执法范围就是整个省辖区范围,而地市执法证则只能在本地市进行执法,一旦离开了规定的执法区域,这些事业单位的执法证就失去了法律效力,因此,事业单位执法证虽然解决了部分执法矛盾,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总的来说,对于行政执法工作来说,能够进行执法的不一定是公务员或者参公身份,也有可能是公益事业编制身份,但是,绝对不可能是临时,临时工是不具有执法资格的,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求各个机关不许让临时工去执法,所以能够执法的一般都是在职人员(执法是执行法律法规,与具体做的事情并不等价)

2024-09-01 11:40:24
赞 1256踩 0

全部回答(2)

执法人员在执法中要着装整齐,配带执法证,本人工作证,在执法过程不少于两人以上执法,或用微探头录像取证具。

2024-09-01 11:40:24
赞 2049踩 0

公安机关执法人员身份必须是正式警察。

2024-09-01 11:40:24
赞 8127踩 0

1、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2、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直接从事具体的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在编人员和从事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3、符合所在单位执法工作需要和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证件管理总量控制标准;

4、年满18周岁(其中路政执法人员需年满20周岁,路政一线执法人员不超过45周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5、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6、经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合格;

7、符合《交通行政执法岗位规范》的资质条件;

8、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4-09-01 11:40:24
赞 987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