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控制线和提档线都是用于衡量考生成绩和高校录取情况的标准,但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高考控制线是指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各批次招生计划,分别划定的各类型考生的最低录取标准。这个线是用来决定考生能够进入哪个批次,是考生的资格线。如果考生的成绩低于控制线,则不能被录取,即使填报了该批次的志愿也没有机会被录取。
而提档线则是指高校在招生时按照计划和比例提取的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高校在录取前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成绩、志愿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考生的档案。这个比例通常是1:1.2或1:1.05等。如果某高校的提档线为500分,那么考生成绩达到500分且填报了该高校的志愿才有机会被该高校提取档案,进一步进入录取环节。
因此,高考控制线和提档线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线是用于决定考生能够进入哪个批次的最低标准,而提档线则是高校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
区别在于:录取控制线是最终被录取的考生必须要大于等于的分数线。提档线是根据填报某高校的考生的分数进行决定的,但是肯定是大于等于录取控制线的。投档线一般要高于录取控制线,但是也有可能等于录取控制线。按照国家规定,招生院校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本校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并依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情况,择优录取。因此,录取控制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未必一定被录取。但是只有达到了某批次的录取控制线那么才有资格填报该批次的志愿。提档线,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但是需要大于等于录取控制线。高校需要在满足提档线的考生中进行录取筛选,完成招生计划。
有区别,控制分数线是标杆,提档线是最准确的,也意味着学校下录取通知书的一方,如你分数己达到控制线,但不一定能录取,因为提档线是从高往下走的,每个学校的招生也是有名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