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主要讲的是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共一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由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并又分为四大部分。
结构内容:
1、五藏山经:主要纪录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其中亦叙写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2、海外经: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的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
3、海内经:主要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
4、大荒经:主要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古代东西两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
领域成就:
1、地理:系统而全面地记载了中国先秦时期的地理概况,为后世获得数千年前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活动信息。
2、文学:保留大量远古时代的历史资料。以图叙事,图文并茂,对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
3、神话: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以隐喻的形式较为曲折地表现了上古人民的宇宙观。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
4、动物:记录着动物的迁徙与灭绝、变异演化;对不同的动物,以其叫声、或按其特征称呼,叙述动物的动态及生活习性,为后世提供了上古时期驯兽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5、医学:其中包藏着丰富地药物学知识,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药物的种类、产地、形态、作用以及某些药物的味道,从而成为后世太草学如《本草纲目》等文献的雏形。
6、宗教:其中图腾崇拜材料,可反映了当时上古时期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对原始宗教的思想;同时,文献中保留了原始巫术仪式和图腾崇拜观念以及神灵形象演变所反映出来的变化。
7、天文:以神话故事将天文历法联系一起记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与精确性,为后世提供了相关理论的天文知识。
8、农业:其中大量记载了中国先秦时代数千农耕文化的科技生产成果,并记载上古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他主要是传播古人用当时独有的方法,对于山川河流地理方面的一些知识点,用神话的方式通俗易懂,特别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的文献。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集自然、神话、地理、民俗于一体的古籍,记载了大量关于神兽异兽、神山巨川、灵泉禁地等奇幻神秘的事物。该书分为海内山经、海外山经、海外经、山经四部分,记载了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地理知识。山海经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文学、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地理物产和历史事件的典籍。它包含了山川河流、荒兽神异等内容,是古代中国文化的宝库。通过阅读山海经,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想象力,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的经典著作,内容包括神兽、怪物、珍禽异兽等丰富的传说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认知。其中记载的传说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古代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方面的信息,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地域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