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先生

2024-09-03 20:34:26
古代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先生,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谢谢推荐

捌零脚步给大家简单说说

老师称呼的由来

老,古时对公卿大夫的尊称。《礼记 . 王制》:“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左传 . 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这里的“老”均为上公、大夫。师,用于对教师的称呼源自唐代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此后,就把“老”和“师”合称作为学生对教师的尊称。应该注意的是,“老师”的“老”不同于“老张”、“老李”、“老二”、“老虎”等作为助词的“老”,而是与“师”两个尊称的合称。

到了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也称“老师”。

然而,“老师”这个词不是唐朝以后才出现的。《史记 . 孟子荀卿列传》中已经记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不过当时仅指年辈最尊的学者。师父、师傅 对老师的尊称。

"师傅

"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中国历史上对教师的尊称:

夫子 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流行于旧时私塾。

师长 教师的尊称。

外傅 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 经学教师称

"博士

"。至唐朝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

"律学

"、

"算学

"、

"书学

"博士之分。

教授 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宋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

"教授

",以传授学业,后世相沿。

讲师 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

"讲师

"。

助教 古代学官名。教师,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为国子学(即后来的

"国子监

")教师。

教渝 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到元、明、清的县学照样设置。

教习 明朝入选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后,教师仍用其名。

经师 汉代以后历代在

"校

"或

"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

"经师

"。

训导 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渝,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

"训导

"。

先生 古时对

"门馆

"、

"私塾

"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老师 原为宋元时期

"小学

"教师的称谓。

2024-09-03 20:34:26
赞 9183踩 0

全部回答(2)

“先生”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触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所以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先生即老师。 “先生”一次最早出现在论语。《论语》中就有这个称呼,《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这里的“先生”是父兄,长辈的意思。 《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这里的“先生”便有了“教学者,老师”的含义,不过还是有“老人”的意思。 因为以前的老师也就是“先生”大部分为男性,现在“先生”渐渐的就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2024-09-03 20:34:26
赞 7520踩 0

“先生”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触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所以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先生即老师。 “先生”一次最早出现在论语。《论语》中就有这个称呼,《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这里的“先生”是父兄,长辈的意思。

2024-09-03 20:34:26
赞 7099踩 0

一种尊称,意思就是比自己的有学问,有见识的前辈,称之为先生!

2024-09-03 20:34:26
赞 3222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