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定数,至少十万左右。
节孝旌表者,经历了从建造节孝牌坊到建造节孝祠堂的发展过程,并且严格规定了“每年春秋二次致祭”的特殊恩宠。
清朝节孝旌表区别于前代,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较强的民族性,即以身份为划分基准。清朝旌表节孝,按身份不同一般可分为宗室觉罗八旗与各省民众两大主体,而且两者各有一套申报体系。
宗室觉罗八旗:题请旌表者,由宗人府专事负责并奏交礼部;在京八旗和各省驻防题请旌表者,则由礼部在每岁三月内,专门咨查于在京都统和驻防将军都统,然后再造册报部,准备复议汇题。
各省民众:该省督抚学政会题,再取其具体册结送交礼部,准备复议汇题。或者可由京官直接赴礼部呈请,由礼部先行予以覆准,于年终汇题。
宗室题请旌表者,如固伦公主、亲王福晋坊银一百两,缎十六;觉罗题请旌表者,给银三十两,缎一;各直省题请旌表者,令地方官给银三十两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