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试的地点和主持人不一样。乡试是由地方各省在省城由各省的学政主持的考试,会试是由礼部在京城举行,殿试是由皇帝在宫殿中举行的。
其次,参加的人员和录取的名额不同。乡试是由取得秀才资格的人参加,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是由会试中取得举人并且符合规定的条件人参加,录取者称为贡士;殿试是由会试录取的贡士参加的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录取者称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即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为进士出生和三甲为同进士出生。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乡试会试殿试是古时科举制度时的一种考试制度,主要区别如下:
笫一,三种考试含义不同。乡试是选出秀才的考试。会试是选出举人的考试。殿试是皇帝对前三名的人员进行面试。
笫二,考试的组织者和考试地点不同。乡试是由各省组织,考试地在各省。会试是国家组织,考试地在京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皇宫。
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三者的区别就在于考生参加考试的地点的不一样。它们是古代的科考制度,有层层选拔人材的意思。乡试:是科考开始最先选拔人材的地方,一般以省为单位;会试:考生被乡试选拔上以后,就参加全国统一的会试,被会试选拔上的考生统称为贡生,都有担当国家官员的资格;殿试:是皇帝亲自在宫殿中对考生们的一次象征性的考试,是考核本次科举的效果的。有时也钦定状元、榜眼、探花等的排名。
三者的区别是:
一,参考対象不一样:乡试的参考者为秀才;会试是举人;殿试是贡士。
二,录取后的称呼不一样:乡试合格者称举人;会试合格为贡士;殿试后为进士。
三,考试的级别不一样:乡试在省一级进行;会试是全国性的;殿试在皇宫举行,参考者仅数百人。
四,主考官级别不一样:乡试的主考官由省级确定;会试的主考官钦定;殿试的前几名由皇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