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初诸王都是因军功受封,功劳大的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代袭爵没有变化都是原始的王爵。
没有世袭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袭爵制度“递降袭爵”,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军、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
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
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亲王的种类比较复杂: 分满族和非满族,分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成分还有所区别。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满人的八旗正统子弟才可以做亲王,清朝的很多亲王并不姓爱新觉罗,我随便列举一个,比如顺治的第1任皇后娜木钟的父亲,就是一位资格的蒙古族亲王,姓博尔济济特。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亲王的种类比较复杂: 分满族和非满族,分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成分还有所区别。
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满人的八旗正统子弟才可以做亲王,清朝的很多亲王并不姓爱新觉罗,我随便列举一个,比如顺治的第1任皇后娜木钟的父亲,就是一位资格的蒙古族亲王,姓博尔济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