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在的考古发掘,我们找到的目前为止最早的口红,是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城中发现的,距今约有五千多年。通过分析,当时的口红成分主要是铅粉和红赭石粉末。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让口红的颜色更加明亮,还将红宝石碾碎配合口红使用,让唇部更加明亮。
后来口红的制作工艺传到了古埃及,古埃及人发现这种口红极容易脱落,于是开始进行改进。他们先是在口红中加入有粘性的树脂来提高持妆力,还使用提取自鱼鳞的珠光物质来达到blingbling闪闪发亮的效果。此外,古埃及人还研发了新的口红配方,例如用褐藻(含有水银)、碘、溴甘露醇(植物提取物)组成的有毒配方,被后世称为“死亡之吻”。古埃及人几乎把他们能获取的颜料都往脸上涂,所以他们的口红颜色丰富多彩,而并不局限于红色。而且口红的使用不分性别,只代表社会地位,只有身份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使用。
中国古代的口红从唐朝开始由高阶品位成为平民时尚,平凡女子们通过智慧地使用大自然,装扮出同样惊艳的妆容。
唐朝不仅时兴“薄片胭脂”,还时兴甲煎——一种人工制复合香料制口脂,十四种不同香料混合,功夫讲究,以豪奢服人。
以唐朝“无口红,毋宁死”的永乐公主为例,作为历史上最为任性的口红发烧友,她为研究香料专门开辟了一个花园,单供口红使用的植物就有二三十种。千金难买心如意,不甘当随波逐流的消费者,身为美妆icon的她整合出整条产业链。如果你认为她只是一个无脑美妆博主,那就大错特错了。唐玄宗曾下诏书表扬她:“誉叶才明,体光柔顺。葭莩懿戚,敦睦有伦。舜华靡颓,德容兼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