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瓷器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器型、器形、器物纹饰、器物釉色、器物重量、器物胎质等等。
以下是一些鉴定瓷器的基本方法:
1. 观察器型:瓷器的形状有很多种类,包括碗、盘、壶、瓶等等,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特定的外形特征,学习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鉴别瓷器。
2. 观察器物纹饰:瓷器的纹饰种类繁多,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线索来鉴定瓷器的年代和产地,例如明代的青花、清代的五彩、粉彩等等。
3. 观察器物釉色:瓷器的釉色也是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从釉色的明暗、厚薄、平整度等方面来判断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品质。
4. 观察器物胎质:瓷器的胎质不仅反映了其制作工艺,也与其品质有关,可以通过观察胎质的颜色、质地、纹路等方面来判断瓷器的价值。
5. 测量器物重量:瓷器的真伪也可以通过测量重量来判断,因为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的瓷器重量是有差异的,这可以用来排除一些赝品。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鉴定瓷器的方法,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瓷器鉴定师,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下面分别叙述之。
款识鉴别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丝路营行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