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还有第六次,是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应用,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变为可能
媒介技术进步的动因:人类追求时空的无限性 根据传播媒介学家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观点,媒介系统要完成信息、知识、文化的传播使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空间领域内信息的共时性传播,时间范畴上的信息历史性传承、积淀。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还有第六次,是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应用,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