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证和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证有什么区别?值不值得考?医学教育网小编从4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开办诊所方面的异同1.相同点:拿证后都具备开诊所的资质。
2. 不同点:中医专长证能直接开诊所,无需备案;而持有中医类执业资格证的人员相对来说多了一道门槛——5年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业经历,满足条件后才能顺利开业。光从这点来看,中医专长证主要考察的是医者的行医经验和专长技能,而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则偏向于学院理论+实践结合。执业范围上的差异1.相同点:拿证后都是从事和中医有关的诊疗活动。
2. 不同点:中医专长证执业范围相对较窄,中医类别执业资格证可选择范围较广。去年颁发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医(专长)医师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执业范围包括其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通俗来讲,就是考核过程中考核什么,以后执业范围就是什么,这主要和考生当时填报的具体方向有关。而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
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专业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相比之下,中医类执业证能够开展的服务更全面,其中任何一项专业的执业范围更广。报考条件上的差异1.中医专长证: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2. 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无论哪一类都必须符合学历方面的要求。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专长证没有学历要求,而中医类专业资格证有最低学历要求。多点执业方面的异同1.相同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备案都可以开展多点执业。
2. 不同点:持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证更容易获批。首先参考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医师多点执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对照以上要求,取得中医类执业证书的人员可能离得更近。当然,《暂行办法》也有规定,中医(专长)医师跨省执业的,须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当然,如果想把自己的中医专业进行全方位升级的话,中医专长人员可以继续考证,获取中医类别执业证书,这样就等于多了一块敲门砖。《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明确: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五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是说取得专长证的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未来发展需求决定是否还继续考取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对于开诊所的朋友来说,如果想拓宽诊所业务,考一个证当然更牢靠;如果目前业务足够满足患者需要,又是金字招牌,大可不必劳神再考。随着国家对中医扶植力度的不断加大,民间中医们除了能实现身份转正以外,还能通过考证挖掘自己职业生涯上的下一个升值空间,有了以上参考,相信大家已经成竹在胸。
查询方式:
第一步:登陆国家医学考试网:
第二步:点击国家医学考试网左上方成绩查询按钮
第三步:点击进入“成绩查询”输入姓名、证件号、准考证号查询成绩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0 分;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0 分;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3 分;
执业医师考试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成绩查询入口差不多都是12月正式开通,参加了执业医师笔试考生只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即可查询到那一年的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成绩。
医师资格证书是国内行医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科目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通过的考试。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成绩已公布,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成绩也同时公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查。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分数线需等各省公布各省的。会在这段时间之内全部公布请耐心等待!
可根据历年的科目分数线预测下。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0 分;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0 分;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3 分;
2013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5 分;
2012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60 分;
2011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56 分;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51 分;
2009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45 分;
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359 分;
中医专长证和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证有什么区别?值不值得考?医学教育网小编从4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开办诊所方面的异同
1.相同点:拿证后都具备开诊所的资质。
2.不同点:中医专长证能直接开诊所,无需备案;而持有中医类执业资格证的人员相对来说多了一道门槛——5年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业经历,满足条件后才能顺利开业。
光从这点来看,中医专长证主要考察的是医者的行医经验和专长技能,而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则偏向于学院理论+实践结合。
执业范围上的差异
1.相同点:拿证后都是从事和中医有关的诊疗活动。
2.不同点:中医专长证执业范围相对较窄,中医类别执业资格证可选择范围较广。
去年颁发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医(专长)医师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执业范围包括其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
通俗来讲,就是考核过程中考核什么,以后执业范围就是什么,这主要和考生当时填报的具体方向有关。
而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
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专业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相比之下,中医类执业证能够开展的服务更全面,其中任何一项专业的执业范围更广。
报考条件上的差异
1.中医专长证: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2.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无论哪一类都必须符合学历方面的要求。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专长证没有学历要求,而中医类专业资格证有最低学历要求。
多点执业方面的异同
1.相同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备案都可以开展多点执业。
2.不同点:持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证更容易获批。
首先参考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医师多点执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
对照以上要求,取得中医类执业证书的人员可能离得更近。当然,《暂行办法》也有规定,中医(专长)医师跨省执业的,须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当然,如果想把自己的中医专业进行全方位升级的话,中医专长人员可以继续考证,获取中医类别执业证书,这样就等于多了一块敲门砖。
《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明确: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五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也就是说取得专长证的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未来发展需求决定是否还继续考取中医类执业资格证,对于开诊所的朋友来说,如果想拓宽诊所业务,考一个证当然更牢靠;如果目前业务足够满足患者需要,又是金字招牌,大可不必劳神再考。
随着国家对中医扶植力度的不断加大,民间中医们除了能实现身份转正以外,还能通过考证挖掘自己职业生涯上的下一个升值空间,有了以上参考,相信大家已经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