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枢程秉,生卒年不详。
字德枢,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在看到自己的同僚都一一被孔明驳倒,陈秉不服气:“诸葛你好大的口气,未必有真才实学,恐怕到时恰恰要被文人学者所笑呢。”诸葛亮回答道:“那你可知道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的区别吗?君子之儒是忠君爱国,坚守正义,憎恶邪佞,尽力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名传于后世。而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接着不待陈秉反应,又继续说下去:“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就像杨雄那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于草莽强盗之手, 走投无路最后跳楼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吟诗作赋上万言, 可又有什么用呢!”陈秉无言以对。
程德枢
在舌战群英会上,称孔明“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的是东吴谋士程德枢。 原文: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
是程德枢。
程德枢指责诸葛亮“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诸葛亮抓住“儒”字,将之分成“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而分别阐释,讽刺“小人之儒”的所谓“实学”不过是“雕虫”、“翰墨”之技,又举出杨雄的例子予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