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衍生物。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总是力求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会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如“结绳记事”、“垒石计数”等,已经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西周时期,产生了“会计”一词。当时的西周王朝已建立了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设有“司会”一职,掌管国家和地方的钱粮赋税,进行月计岁会(把一年、三年全国核算称为“大会”,日常零星核算称为“计”)。西周的“周礼”中还有“参互、月要、岁会”记载,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旬报、月报和年报。西周时代的会计大体已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用账四个基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