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式面点的概念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
面点在中国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种多样,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如:糕、团、饼、包、饺、面、粉、粥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点有作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为早餐的早点、茶点,有作为筵席配置的席点,有作为旅游和调剂饮食的糕点、小吃,以及作为喜庆或节日礼物的礼品点心等等。
2西式面点的的概念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西点不仅是西式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的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中西面点的技术特点(一) 中式面点的技术特点1、 选料精细,花样繁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这就为中式面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众多,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人们生活差异也很大,因而决定了中式面点的选料方向是:(1)按原料品种、加工处理方法选择。如:制作兰州拉面宜选用高筋面粉,制作汤圆宜选用质地细腻的水磨糯米粉。只有将原料选择好了,才能制出高质量的面点。
(2)按原料产地、部位选择。如:制作蜂巢荔芋角宜选用质地松粉的广西荔蒲芋头;制作鲜肉馅心时宜选用猪的前胛肉,这样才能保证馅心吃水量较多。
(3)按品质及卫生要求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原料,既可保证制品的质量又可注意卫生,防止一些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米类应选用粒形均匀、整齐、具有新鲜米味、光泽等优质米产品,不选用生虫、夹杂物较多、失去新鲜米味的劣质品,干果宜用肉厚、体干、质净有光泽的产品。
中西面点工艺在制作和呈现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同,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要求和区别:
1. 原料选择:中西面点的原料选择有所不同。中式面点通常以面粉、糖、油脂、豆腐等为主要原料,而西式面点则更倾向于使用奶制品、巧克力、鸡蛋等材料。
2. 工艺步骤:中式面点一般采用发酵和蒸煮的方式制作,如发面、揉面、擀皮、包馅等,注重工艺的精细和形状的美感。西式面点则更注重烘焙工艺,如混合材料、制作饼皮、烘焙制作等。
3. 配料和馅料:中式面点的馅料多样,包括肉类、豆沙、蛋黄、海鲜等,注重口味的丰富与咀嚼的口感。西式面点则更倾向于使用巧克力、果酱、奶油等馅料,注重味道的甜蜜与奶香。
4. 形状和装饰:中式面点注重形状的多样性和装饰的精美性,如月饼的圆形、小龙包的扭口、汤圆的圆滑等。西式面点则更注重装饰的艺术性,如蛋糕的糖霜花纹、曲奇饼的刻印等。
5. 口感和食用方式:中式面点注重口感的丰富和咀嚼的弹性,如饺子的咬劲、月饼的油脂感。西式面点则更注重口感的细腻和奶香的浓郁,如蛋糕的柔软、曲奇的酥脆。
总体而言,中西面点的工艺、原料选择、制作步骤、配料和馅料、形状装饰、口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烘焙文化和风味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和口味偏好也影响了中西面点工艺的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