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大话唐 táng〈形〉(1) (形声。
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2) 〈方〉∶同本义 [exaggerative;boastful;big words]唐,大言也。——《说文》荒唐之言。——《庄子·天下》唐之为言荡荡也。——王充《论衡》(3) 广大 [vast]平原唐其坛曼兮。——扬雄《甘泉赋》(4) 又如:唐唐(广大;浩荡);唐皇(气势宏伟盛大)(5) 在温室中生长的,人工培育的 [hothouse]。如:唐花;唐窖(6) 空;徒然 [in vain;for nothing;to no avail]。如:唐捐(虚耗;废弃;落空);唐劳(白白地劳动);唐丧(徒劳)
唐(拼音:tá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唐的本义不见用于古文字材料,有资料认为本意是大言、大话。甲骨文中用为殷先王大乙之专名,即文献之成汤。由大言义引申出广大义,由广大义引申出虚空义,如:荒唐。
后来“唐”假借作朝代名称,如唐朝、后唐。唐朝极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