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国学士是指什么

2024-04-28 05:01:58
清代国学士是指什么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国学原来指国家官办的学校,就是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所以国学士要么相当于教育部官员。古代学士称号,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称呼。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2024-04-28 05:01:58
赞 3048踩 0

全部回答(2)

清代国学士是指清代的官职内阁学士,

清代官职,为内阁大学士的属官,其员额于康熙十二年(1673)后定为满洲六人、汉族四人,其品级于雍正八年(1730)以后定为从二品,一度兼礼部侍郎衔。清代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

2024-04-28 05:01:58
赞 959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