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shēng)形声。
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读音:[shēng]基本释义: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乐器: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笙(拼音:s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笙”始见于战国时期,本义指一种管乐器,由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后竹席亦谓之“ 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