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慧聊教育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土的分类主要基于地质成因、颗粒级配和工程性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老沉积土与新近沉积土
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称为老沉积土。
第四系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称为新近沉积土。
按地质成因分类
残积土:由风化作用形成的,颗粒多保留在原位。
坡积土:由坡面水流搬运并沉积的土。
洪积土:由洪水搬运并沉积的土。
冲积土:由河流冲刷并沉积的土。
淤泥土:由水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土。
冰积土: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土。
风积土:由风力搬运并沉积的土。
碎石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碎石土。
进一步分类包括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砂土。
砂土根据粒组含量进一步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并根据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四状态。
粉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Ip≤10的土称为粉土。
粉土根据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是否超过总质量的10%分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并根据密实度进一步划分。
其他分类
岩石: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黏性土:包括各种黏土和泥炭等,根据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等特性进一步分类。
人工填土:由人工填筑的土壤,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性质,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分类体系,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