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学校有哪些

2024-01-11 21:01:40
教育小百科
教育小百科认证

教育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结束时间备注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7年1月2022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4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1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天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4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5年1月2023年12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东北石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上海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5年1月2023年12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扬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江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浙江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中国计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5年1月2024年12月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厦门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东华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青岛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齐鲁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河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湖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7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长沙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南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7年1月2019年12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西安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说明:

1.“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详请查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2.部分专业已参加多轮次认证,“有效期开始时间”为首次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近一轮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总的有效期起止时间不具比较意义;

3.部分专业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包含“(有条件)”的,表示需要根据其最近一轮认证有效期内中期审核结论决定是否延长至有效期截止时间;

4.部分专业在部分年份不在认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在“备注”栏说明。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下设18个院(系、部);开设本科专业72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其中,出站79人、进站122人、在站344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艺术和交叉11个学科门类。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有82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提出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统筹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构建了“学科-机构-平台-空间”四个布局,形成了空天信融合、理工文医交叉的学科体系。在航空宇航、仪器、材料、软件、控制、计算机、力学、交通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设有27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汇聚了39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现有9个学科门类,31个一级学科点,其中,30个一级博士点。设有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4个工程博士类别。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本科专业77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48个、新工科专业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