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建设的专业点,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北京交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年份 | 国家级/省级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通信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自动化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信息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信息安全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经济学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会计学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物流管理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工程管理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工商管理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金融学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保密管理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财务管理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商务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物流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土木工程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铁道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车辆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机械工程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工业工程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统计学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应用物理学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工程力学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传播学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英语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西班牙语 | |
2019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建筑学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环境设计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
2020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法学 | |
2021年 | 国家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环境工程 | |
2020年 | 市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保密技术 | |
2021年 | 市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
2020年 | 市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2021年 | 市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葡萄牙语 | |
2020年 | 市级 | 北京交通大学 | 城乡规划 |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继续保持软科世界大学排名500强。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4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9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5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6个学科入围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工程学保持ESI前1‰,6个学科进入ESI前1%。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
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
7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B+类)。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绩斐然,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6888人,博士研究生2763人,硕士研究生9933人,成人学生3389人,外国留学生全年累计1142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近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有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