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清朝末年的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摄政王载沣长子,道光帝旻宁的曾孙。爱新觉罗·溥仪,字曜之,号浩然,于1908年12月2日登基,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
轶事典故
溥仪读书极不用功,除经常生病不上学外,还不时让太监传谕老师放假。他读书的兴趣远不如对毓庆官外那棵大桧柏树的勃勃兴致。溥仪常常蹲在那儿看蚂蚁,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饭都忘掉。
后来,老师们为促进溥仪学习,想了个伴读的办法。伴读的学生每月可以拿80两银子的酬赏,另外还赏“紫禁城骑马”,即从东华门、西华门进宫以后还可以在宫内骑一段路程再下马,这是朝廷对臣下的一种特殊恩典和荣誉。先是由贝子溥伦之子毓崇伴读汉文,后来又增加溥仪的弟弟、醇亲王次子溥杰伴读汉文。
这时溥仪稍有长进,当着老师面能在书房里坐住凳子;老师对溥仪的过失也可以用训斥伴读生的办法加以规劝、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