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余额递减法

2024-01-22 20:36:01
金融小百科
金融小百科认证

金融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余额递减法是指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将每期固定资产的期初帐面净值(原值减累计折日)乘以一个固定不变的百分率计算该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这一固定不变的百分率即为采用该方法的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折旧率=

其中:n——为估计使用年限;

s——为预计残值;

c——为固定资产原值。

余额递减法的运用

实例分析:

某项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1500元,预计清理费用500元。则:

折旧率=

则每年应提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限(期末)折旧额(元)累计折旧额(元)净值(元)期初原始成本10000136903690631022328.46018.43981.631469.27487.62512.449278414.61585.3558590001000

使用余额递减法,在计算折旧额时预计残值并不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如第一期的折旧额为10000×0.369=3690。这是因为资产帐面净值随着年份增多越来越少,其结果是在资产的整个使用年限内每期的折旧费越来越小。计算折旧率时已把预计残值考虑在内,采用此方法计提折旧,能保证在整个使用寿命的期末,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正好等于预计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