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四个儿子中,两个较为聪明的儿子都被武则天杀了,而两个智商一般的儿子却得以保全。
杀了两个聪明的儿子主要是因为他们阻碍了武则天的夺权之路,而留下两个智商一般的儿子,既存在着不忍心,也是因为这两个儿子没有对武则天造成较大的威胁。(一)为了夺取权力,害死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四岁时,武则天在与其他嫔妃的争斗中获胜,被唐高宗李治册立为皇后,李弘也作为嫡长子被册立成了皇太子。李弘智商极高,才能卓著,深受父皇李治喜爱,从李弘死后李治破例追封其为皇帝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治对李弘的器重。也这是这种器重,在李弘还是皇太子时,李治就想要提前将皇位禅让给李弘。这样一来,李治就会成为太上皇,武则天也无法成为太后,等到过些年李治死后,李弘羽翼已成,自己更是无法掌权。所以武则天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权力,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害死了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在李弘死后被册立为太子,李贤与武则天的关系非常紧张,武则天也曾亲笔写信斥责李贤的不孝顺。后来李贤被人举报谋反,被唐高宗李治废掉了太子之位,将其流放,武则天先是进言劝说李治废掉李贤,再派遣自己的亲信将李贤杀害,杜绝了后患。(二)武则天于心不忍,放过三子李显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唐中宗。李显登上皇位后,也不甘心于受武则天的控制,暗自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当时的武则天已经在朝廷中树大根深,党羽众多,李显的行为马上就被武则天发现。于是乎,仅仅当了50多天皇帝的李显就被武则天废掉,丢掉了皇位。也许是已经杀了两个儿子,让武则天有些于心不忍,也许是武则天实力雄厚,认为自己的儿子对自己已经构不成威胁,所以,她放过了李显,并没有将李显杀害。(三)四子李旦:与世无争,任由母亲摆布李显退位之后,唐睿宗李旦登基。李旦与他的兄长们不一样,他并不爱好权力,没有什么野心,也对母亲武则天的话言听计从,武则天将李旦扶上皇位之后,李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被武则天完全控制,所以李旦的生命自然也就十分安全了。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武则天对于权力的追求,才让她狠心到杀了自己两个较为聪明的儿子。另外两个儿子中,武则天大权在握,李显幸免于难,李旦较为听话,也得以保全性命。所以说,无情最是帝王家,母子亲情在皇权面前也会变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