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出兵灭辽国。
公元238年,司马懿奉魏明帝曹叡之令,率军平辽。
8月攻破襄平城,成功灭辽。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曹魏平定辽东后,对东北亚有即时性的重大影响,因为各国无论是想争霸或者争盟友,考虑的对象是由公孙渊变成魏。其中以有内外部压力的邪马台国最为积极,故魏也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连同大使难升米也获得率善中郎将,假银印青绶。日本从海路至带方,再走陆路至中原的中日外交再次开通。卑弥呼死后发生内乱,结果要由魏廷裁决,由壹与继位才平息纷争,可见魏的影响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