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的俄国地震学家伽利津曾经说过:“可以把每次地震比作一盏灯,它燃着的时间很短,但照亮着地球的内部,从而使我们能观察到那里发生了些什么。
这盏灯的光虽然目前还很黯淡,但毋庸置疑,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将越来越明亮,并将使我们能明了这些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个比喻十分贴切!不过,真要做起事情来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地震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全球的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洋中脊地震带这三条地震带,并不是到处都有“灯”,所以地震这盏“灯”并没有能够把地球内部的每个角落全照亮!何况地球表面的70%为海洋所覆盖,地震学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在许多情况下是在占地球表面面积仅约30%的陆地上)和距离地球表面很浅的地球内部(至多是几千米深的井下)、用相当稀疏、很不均匀的观测台网进行观测,利用由此获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时甚至还是很不精确的资料来反推(“反演”)地球内部的情况。地球内部是很不均匀的,也不怎么“透明”,地震学家在地球表面上“看”地球内部连“雾里看花”都不及。凡此种种都极大地限制了人类对震源所在环境及对震源本身的了解。
地震是照亮地下的一盏明灯,因为地震能够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地震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的不同层次、岩石的密度和性质,甚至是地球内部的构造。
例如,地震波在穿过地球内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这些现象,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布。
此外,地震还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形,从而预测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地震被形象地比喻为照亮地下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