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1、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
由斯珀伯与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以关联性概念与关联原则为基础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理论。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即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被看作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行为、情景等的一种特性。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话含义”理论以其新颖重要的内容引起了哲学界﹑ 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3、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哲学学说。英国奥斯丁提出,美国塞尔等人加以发展。奥斯丁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特异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离不开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语言分析哲学的中心课题应该是研究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内部逻辑构造。
4、“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5、1983年,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原则与Grice的合作原则是交际所遵循的两项原则。Leech把礼貌原则分为六大类,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准则。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
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管是现代的语言还是古代的语言,都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尽管不同话语表达的意义是带有主观性的和千差万别的,但是传递出来的语言信息却是能被别人共同理解的,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并且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学有如下分支:
普通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
语音学
音系学
构词学
语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词汇学
方言学
修辞学
文字学
语源学
词典学
文体学
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类型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照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方言学:方言地理学
语体学
心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第一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
话语语言学
实验语言学
数理语言学
代数语言学
统计语言学
应用数理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语料库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