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运用“凸现法”写人。
人的本性相当复杂,善良、宽容、奸诈、自私等,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总有一点是特别突出的,我们就抓住性格最突出的方面写就是所谓的“凸现法”。
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 小说中对于扫地僧的描写: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 根长须已然全白。用不起眼的出场为其进行了“低调”的性格刻画,但其后扫地僧以雍容的气度,宠辱不惊的行事作风平息武林纷争,尽显一代宗师风范,又给我们留下了“深藏不露”深刻印象。正因此,现在年轻人也给予现实生活中那些低调而又有才华的人以“扫地僧”的称谓。
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中葛朗台形象,通过描写其言行,将其塑造成典型吝啬鬼的形象,以至于我们今天只要提到吝啬的典型,脑子里立马会想到葛朗台。
二.运用“微雕法”写人。
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当我们在写一个人物前,心中对要写什么样的人物有了大致的预设,要做的就是通过人物形象、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精雕细刻凸显人物主要性格,觉是我们所说的“微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