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条要注意的1)氧化剂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要大;同理,还原剂要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大才可以反映。
2)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属于氧化剂总结起来就是:高失氧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由上面可以得知:容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呈还原性,做还原剂(金属,氢气等)。
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呈氧化性,做氧化剂(卤素,即F2Cl2Br2I2,还有O2等)。
3)有些物质是同时具备两种性质的,比如SO2,既可以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成SO3,也可以做氧化剂被还原成S单质。
但SO2还原性较强,所以氧化性弱4)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的物质时所显性质不同。
比如金属Cu容易使电子显还原性,而Cu2+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失去去电子了,只能的电子变成Cu+或者Cu则显氧化性。
要判断发生了氧化反应的话,你就得去看一下这个东西,就比如苹果你把它削出来之后放在空气中10分钟左右,这个苹果就变成红色了,那这就说明它已经发生了氧化反应,然后它的颜色从鲜艳变成了暗红色,这个就是氧化反应,其他东西也可以这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