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比是地面与高度之比。
一.指垂直距离H与水平距离L之比。一般来说,这种坡度用于土方填筑,1:
1. 1至1:
1. 3一般用于石方工程。同时,在公路工程中,所有的坡度比都是指垂直距离H与水平距离L的比值。对坡例进行了大量的转换参数的比较和计算,并研究了坡度和土重对强度参数敏感性的影响。
二.比较分析表明,当坡度平缓时,强度参数φ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一般大于内聚力C的影响;随着坡度变陡,当坡度大于1:1时,内聚力C的敏感性开始大于内摩擦角φ。严重程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强度参数C和φ的敏感性状态,严重程度越小,内摩擦角φ的敏感性与内聚力C相比越小。
三.最常用的方法是表示坡度,即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如下:坡度=(高差/水平距离)x100%。当以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3%的坡度意味着在水平方向上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意味着在水平距离上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坡度比就是在坡度行驶一定的水平距离L与物体上升高度的比值,数值等于坡度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
1、百分比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
例如:坡度3%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2、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