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一声 xiāo一声
铢,汉语常用字,读音zhū,最早见于《康熙字典》,原文为:【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音殊。【說文】權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基本含义为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引申含义为不锋利。
铢的常用词组为铢称、铢寸、铢刀、铢钝等。包含铢的常用成语为铢称寸量、铢寸累积、铢分毫析、铢积寸累等。
zhū xiāo
铢,汉语常用字,读音zhū。
“削”,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形声字。从刀肖声,肖是相似,表示用刀削出的形状和需要的形状相似。本义是用刀斜着切除,后来陆续在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削”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