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故事来源是什么

2024-03-07 14:27:17
临危不惧的成语解释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故事来源:

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解释: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2024-03-07 14:27:17
赞 1559踩 0

全部回答(2)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成语繁体:臨危不懼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词性特征: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危,不能读作“wěi”。

近义词:无私无畏 视死如归

反义词:惊慌失措 临阵脱逃

成语例句:方志敏烈士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2024-03-07 14:27:17
赞 989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