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是如何测算的

2024-10-21 14:13:22
降水量是如何测算的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

2024-10-21 14:13:22
赞 3870踩 0

全部回答(2)

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

在气象专用术语里,我们时常会听到“降水量”这个名词,什么是降水量呢?

雨、雪、冰雹在气象术语中统称为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叫降水量。如何衡量降水量呢?

降水量是用专用的降水量量杯测定的。液态的降水是将专用雨量器中的降水直接用量杯进行测量,固态降水则是将盛有固态降水的雨量器拿回室内,使其融化后测出降水量,即为该时段的降水(雪)量,单位为毫米。

2024-10-21 14:13:22
赞 637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