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正弦函数的求导:(arcsinx)'=1/√(1-x^2)
2、反余弦函数的求导:(arccosx)'=-1/√(1-x^2)
3、反正切函数的求导:(arctanx)'=1/(1+x^2)
4、反余切函数的求导:(arccotx)'=-1/(1+x^2)
为限制反三角函数为单值函数,将反正弦函数的值y限在-π/2≤y≤π/2,将y作为反正弦函数的主值,记为y=arcsin x。
相应地。反余弦函数y=arccos x的主值限在0≤y≤π;反正切函数y=arctan x的主值限在-π/2<y<π 2;反余切函数y="arccot" x的主值限在0<y<π。
1、反正弦函数
正弦函数y=sin x在[-π/2,π/2]上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弦函数。记作arcsinx,表示一个正弦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π/2]区间内。定义域[-1,1] ,值域[-π/2,π/2]。
2、反余弦函数
余弦函数y=cos x在[0,π]上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弦函数。记作arccosx,表示一个余弦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区间内。定义域[-1,1] , 值域[0,π]。
3、反正切函数
正切函数y=tan x在(-π/2,π/2)上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切函数。记作arctanx,表示一个正切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π/2)区间内。定义域R,值域(-π/2,π/2)。
5、反余切函数
余切函数y=cot x在(0,π)上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切函数。记作arccotx,表示一个余切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区间内。定义域R,值域(0,π)。
6、反正割函数
正割函数y=sec x在[0,π/2)U(π/2,π]上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割函数。记作arcsecx,表示一个正割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2)U(π/2,π]区间内。
定义域(-∞,-1]U[1,+∞),值域[0,π/2)U(π/2,π]。
7、反余割函数
余割函数y=csc x在[-π/2,0)U(0,π/2]上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割函数。记作arccscx,表示一个余割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0)U(0,π/2]区间内。
要求反余切函数的导数,可以使用导数的链式法则。
假设 y = arctan(x),其中 -π/2 < y < π/2。我们可以重新表达这个关系为 x = tan(y)。
然后,对方程两边求导数:
d/dx (x) = d/dx (tan(y))
根据链式法则,左边的导数等于1,右边的导数为:
1 = sec^2(y) * dy/dx
因此,dy/dx = 1 / sec^2(y) = 1 / (1 + tan^2(y))。
由于 x = tan(y),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恒等式将 dy/dx 表示为:
dy/dx = 1 / (1 + x^2)
因此,反余切函数的导数为 1 / (1 +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