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源:
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很高明,经常手到病除,他为人仁义厚道,为穷苦百姓治病尽心尽力,药到病除,为达官贵人治病经常不见效。汉和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玉回答达官贵人自做主张,态度不谦和,好逸恶劳,不愿配合治疗
解释: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成语繁体:好逸惡勞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词性特征: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恶,不能读作“è”。
近义词:游手好闲 好吃懒做
反义词:不辞辛劳旰食宵衣
成语例句: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清黄宗羲《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