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原则:
1.救人为先原则 抢险救灾中的救人为先原则,是指在灾情发生后,在"生 命可贵","救人要紧"理念的支配下,全力以赴,不惜血本, 以最快的速度,最妥当的方法将受困群众救出,并以最佳的 处置方法使灾民的生命得以保全.生命第一,保全生命,是 抢险救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 在抢险救灾中坚持救人为先的原则依据.
2.保障为基的原则依据要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继续筹措和调 运灾区急需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切实解决 好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同时,要深 入细致地做好灾区群众思想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3.安抚为上原则 抢险救灾中的安抚为上原则,是指在灾情发生后,在"抚平伤痕","点亮心灯"理念的支配。
定义是发生险情时迅速抢救,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5、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6、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
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抢险的主要原则是:
(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
(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
(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
(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