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税设立之后,朝武当山的香客及游客均需交纳香资。官员或士大夫往往有地方官员的陪同,自然无需交纳。即使当地官员无暇陪同,也会赠予“游券”。
万历三十四年(1606),王在晋在武昌主持科考后游武当山,得到了时任郧阳抚治王世贞赠送的“游券”。这个游券即旅游证券,类似于今天的旅游门票,可免征香税。
香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是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香税是个不小的负担。武当山宫观庙宇群庞大,且较为分散,香客逢庙必进,逢神必拜,施舍香钱的数额颇大,加之香税的付出,往返的路费和一路上的开支,使得朝拜武当山的花费巨大,以至于明清时期流传着“穷不游武当,富不登太白”(太白即陕西太白山,山上极为寒冷)的谚语,这就让一部分香会减少了朝山的人数或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