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还是与自转有关

2024-10-25 02:23:53
五带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还是与自转有关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出身的人,我想我还是有资格回答此问题的。

首先,地球自转轴可认为是南北极所在轴,而公转轴并非是该轴。其间存在一个夹角。这就直接导致地球不可能一直以某一直径所在平面绕太阳旋转。

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夹角其实就是黄赤交角(见图)。黄赤夹角一般认为是23°28′,其实它并非是一直不变的,只是黄赤交角一直在22°00′到24°30′做周期变化,而周期约为4.1×10^4年。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8万年,所以现今的夹角正在渐渐远离23°28′,走向24°30′。

此夹角的存在,在地球表面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就是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就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变化范围,这就直接导致了春夏秋冬的产生。另一种体现就是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而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黄赤夹角)的余角。黄赤夹角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另一个直接的影响是对地球五带的产生。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综上,这是自转和公转的轴不一致造就的,不是哪一方能造就的。

如觉回答不错,请采纳。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2024-10-25 02:23:53
赞 3598踩 0

全部回答(2)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出身的人,我想我还是有资格回答此问题的。

首先,地球自转轴可认为是南北极所在轴,而公转轴并非是该轴。其间存在一个夹角。这就直接导致地球不可能一直以某一直径所在平面绕太阳旋转。

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夹角其实就是黄赤交角(见图)。黄赤夹角一般认为是23°28′,其实它并非是一直不变的,只是黄赤交角一直在22°00′到24°30′做周期变化,而周期约为4.1×10^4年。上次黄赤交角最小值约距今2.8万年,所以现今的夹角正在渐渐远离23°28′,走向24°30′。

此夹角的存在,在地球表面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就是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就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变化范围,这就直接导致了春夏秋冬的产生。另一种体现就是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而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黄赤夹角)的余角。黄赤夹角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大后,冬至和夏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大,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更短、夜更长,昼夜长短的差值也更大。

另一个直接的影响是对地球五带的产生。热带是指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寒带是指地球上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温带是指没有太阳直射及极夜和极昼现象的地方。即: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划分界线。因此黄赤交角扩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也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综上,这是自转和公转的轴不一致造就的,不是哪一方能造就的。

如觉回答不错,请采纳。

2024-10-25 02:23:53
赞 4162踩 0

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因为地球有地砖偏向角,也就是地轴与绕太阳公转的面是成一定角度的(大约23.5度) 所以太阳光线对地球的直射点会随公转的位置而变化,主要是纬度上的变化。你那个灯泡做太阳,还有弄一个地球模型摆一摆就一目了然了。

2024-10-25 02:23:53
赞 636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