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闸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境内,是一座古代水利工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海门闸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长江和淮河的水流,调节水位,防止洪涝灾害和旱灾的发生,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海门闸的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洪水冲刷,仍然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遗产之一。
海门闸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的一座水闸,建于1958年。它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海门港口,是连接长江和黄海的重要通道。海门闸的建设对于促进水运交通、保护沿海地区和提升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运营和维护,海门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为国内外船舶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1. 海门闸是在1958年建成的。
2. 这是因为在195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修建长江防洪工程,其中包括修建海门闸。海门闸的建设是为了控制长江水位,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3. 建成海门闸后,可以通过调节闸门的开闭来控制长江水位,从而减轻洪水的冲击力。这不仅保护了周边地区的安全,还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