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基本信息、违法事实、相关证据、行政处罚依据和种类、行政处罚执行方式和救济途径、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名称和时间。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在我国行政处罚收集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取证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陈述,(六)鉴定结论,
(七)现场检查笔录。
摄影取证属于视听资料类,是目前执法取证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数码相机投入到摄影取证之后,由于其拍摄的直观性、照片的纪实性以及操作的简易性,一直作为执法机关的主要取证方式。只是在具体操作中应不同于拍摄普通的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