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联想公司的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
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
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这场争议的焦点就是,联想要不要开发研究自己的芯片技术。
柳传志觉得,如果一个企业去搞芯片研究,那就是个笑话。
倪光南虽然被解聘、临近退休,还是想办法多方奔走、召集人员与资金,自己不要钱、不要股份,一心开发“中国芯”
2001年之后,“方舟1号”“方舟2号”相继诞生。
但与CPU相配套的是操作系统与软件。自己无法完全独立开发操作系统与微软抗衡,没有系统,就不可能吸引人来进行软件开发,CPU就无法进入市场进行商用,政府也无法单独采购,最终,“方舟3号”胎死腹中。
此后,由于投出的资金没有收益与产出,再也没有过企业与他进行合作。
对倪光南院士,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里,始终坚持本心,为民族产业摇旗呐喊,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尊敬的科学家。
柳传志倪光南相争以后,倪光南离开联想公司,去做了中国中文信息协会的理事长。
倪光南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9年被联想集团解聘;2002年至2011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年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依然从事科研工作,目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先加入了李德磊的方舟BBT,倪光南以战略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公司后,重点推广应用国产NC和内嵌的Linux软件产品,研发芯片。不久后退出。
历经联想和方舟的挫折后,倪光南没有再加入一家公司,但一直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和文档格式国家标准UOF等开放标准。
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希望统一标准,依靠应用商店模式构建一个软硬件生态系统。
倪光南院士离开联想之后就没有加入其他公司工作了,最近一次与公司有关的是在2010年。在2010年11月17日已经过会的北京君正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的股东名单上,自然人赵明漪持有120万股,位列公司第十大股东。有知情人士透露,自然人赵明漪是倪光南的妻子,此次持股实际上是代倪光南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