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1、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2、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3、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它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常见于城市地区,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但很很多人并不知道雾霾是怎么产生的?
雾霾不是那些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灰尘”,而是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它主要来源于我们开车时产生的尾气、还有烧麦秆产生的烟尘、工地施工的灰尘还有工厂生产排除的污染物等。所以,北方很多城市对轿车实施限号限行,除了缓解交通压力外,还有一定保护环境的作用。
雾霾的污染主要是在室外,最好的防霾就是减少户外的活动时间,如果需长时间在外就要佩戴好防霾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一、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和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二、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形成原因如下:
1、生成颗粒性场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2、运动差造成扬尘。比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温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溶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3、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二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空气不流动或者流动不畅是雾霾的主要因素。空气不流动,使得微小颗粒聚集在空中。这就是为什么来冷空气雾霾就会消散的原因所在。
2、工厂烟筒排放的大量污染废气,雾霾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大气污染!污染来源的主要原来就是这些重工业。
3、汽车尾气排放。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城市中的汽车越来越多,从停车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汽车越多尾气排放的就越多,自然而然空气也就越差。
4、空气中的湿度过低,人们和汽车的运动会带起在地面的灰尘,这一点在建筑工地很多,从有尘土的地方走过以后,脚下立刻回出现一层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