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按照“小切口”立法模式,将地震预警工作纳入已有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及时、精准地为地震预警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助力地震预警作用有效发挥。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不同种类地震波、电磁波之间之间传播速度存在的差异,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对破坏性强的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为一些特殊行业、公众争取紧急处置、避难逃生时间。”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刘桂萍介绍,北京主要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来规划建设包括地震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系统在内的地震预警系统。
其中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其他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根据需要建设专用地震预警监测系统;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安装专用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装置,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管理办法》按照“小切口”立法模式,将地震预警工作纳入已有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及时、精准地为地震预警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助力地震预警作用有效发挥,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