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
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侠客行》蕴含的道理 :内嵌一个深刻的比喻,就是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去侠客岛的旅程,江湖上人人都知道是有去无回,所以每个人对此都存了畏惧之心,想尽各种办法试图逃避。一旦赏善罚恶使者找上自己,就如同大难临头一般。这正是人们对死亡的态度。
侠客岛也是在模仿阴间。首先送令牌的是“赏善罚恶”二使,就如同是二无常一般。到了侠客岛,龙岛主一声“取赏善罚恶簿来!”俨然就是如同阴间取过“生死簿”来的架势。在“赏善罚恶簿”上竟然详细记录了各位武林人物的善恶行径,当然这里是略有夸张,以人力绝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