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小碗汤制作方法如下:
1、原料及配料:扁垛250克,老豆腐100克,熟牛肉100克,豆腐皮50克,腐竹50克,小酥肉30克,小焦炸丸30克,大肠20克,黄花菜20克,青豆20克,老汤1500克(鸡骨头或猪骨头熬成均可);香菜、葱花、姜末、勾芡面粉少许,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料酒、酱油、香油等适量。
2、将准备好的扁垛、老豆腐、大肠切成丁,豆腐皮、腐竹切成片,熟牛肉切成片丁均可。
3、倒入适量食用油,待油热后将姜末、黄花菜入锅爆一下,再将切好的牛肉、大肠、小酥肉、扁垛放入锅中干煸,放入料酒、酱油,稍后倒入少许老汤拌炒。
4、半分钟后,依次将青豆、豆腐丁、豆腐皮、腐竹等原料下锅,并将老汤倒入锅中。
5、中火煮两分钟后,倒入焦炸丸,稍后放入适量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等。
6、待汤滚起,准备少许干粉,用水搅拌后倒入锅中勾芡。半分钟后,汤再次滚起即可出锅。出锅前,放入少许醋、香油调味。汤盛入餐具后,放入葱花、香菜点缀即可。小碗汤成菜后,色泽红润,酸辣适口,姜味较为突出。
洛阳小碗汤 ,一道酸辣可口的洛阳特色美食。相传洛阳小碗汤始于民国中期,是从
"厨子菜
"演变过来的,由小碗盛汤而得名,最早流传于宜阳、孙旗屯、谷水一带。在民国时期,洛阳一带经常活动着许多
"局掌
"(音),即厨事总管。农闲时,
"局掌
"带着徒弟们走村串户,为乡间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做菜。当时,乡下的农民生活都很拮据,在筵席原料的准备上往往捉襟见肘,全凭
"局掌
"巧手妙配,才将席面做得较为体面,有滋有味。据上了年纪的老洛阳人说,
"局掌
"对徒弟们有着严格要求,只能当上菜程序完工后,厨子们才能为自己做点吃的。小碗汤就是厨子们为自己做的饭食。菜都上完后,食材所剩无几,厨子们就将这些食材统统切成丁状,下入肉汤锅内烩制。由于
"僧多粥少
",只得用小碗盛汤,而且每人仅此一碗,如吃不饱,可多吃个蒸馍。这就是小碗汤的来历。由于小碗汤是厨子菜,听着也不高雅,不被待见,因而一直难登洛阳水席的大雅之堂。
准备食材:鸡腿菇 2个、金针菇 一板、鲜香菇 七八朵.木耳 一把、瘦肉 一小块、豆腐皮 一张、豆腐 适量、腐竹 适量、烧饼 两个、西红柿 一个、淀粉 、胡椒粉 、醋 、盐、 姜
步骤 1
各种材料切的小一点,腐竹的话提前泡好,切成小丁,也是要切的小一点
步骤 2
烧饼切小块,豆腐切片,下油锅炸。油炸豆腐要切丝。
步骤 3
瘦肉剁成沫,姜剁成沫。
步骤 4
瘦肉下锅翻炒,加少量生抽,炒熟后倒入所有提前切好的食材,翻炒一两下后加热水,不要炒太久了。
步骤 5
淀粉加凉水浇开后倒进锅里,边倒遍搅,自己把握稀稠,不要太稀了。
步骤 6
加入胡椒粉(超级重要),醋,盐。醋不要太多,能尝到淡淡的醋味就好了,胡椒粉多放点,让辣味多点。最后放入切成丁的番茄,煮一会儿。
步骤 7
做好后乘一碗,在碗里放炸好的烧饼丁,葱花,芫荽(香菜)就好了。